全屋户型图
改造亮点: 1.舍弃一间次卧,纳入主卧做四分离卫浴,实现套房模式,囊括步入式衣帽间、独立卫浴、梳妆台,扩充主卧整体面积,丰富空间功能; 2.公区打造为LDK形式,餐岛一体构建洄游动线,开放式厨房兼具中西双厨功能,以布局结构明确划分功能区,提升全屋开阔感,打造互动型居家空间; 3.改变次卧门的位置,避免正对入户门厅的尴尬,内部拆墙做整合型布局,打开空间格局,增强居住体验感。
客厅
全屋LDK布局,穿过玄关进入室内,视线内是一字排开的客餐厨公共区,彼此联系紧密又能分区独立,开放式加强了空间的互动性和乐趣,构建了一个功能性超强的家庭核心区。客厅打造墙顶一体的视觉融合感,极简悬浮顶搭配无主灯设计,点状筒灯和线状轨道灯成为主照明,视觉上拉伸层高,钓鱼灯填补沙发角落空缺,让客厅的光源层次更加丰富立体。
去掉茶几,通铺柔光砖,再铺上柔软的地毯,增加一个毛毛虫单人沙发,打造围合式布局,收获一个可躺可坐可跑可跳的客厅,场景不受局限,灵活多变。
电视墙外移,为背后的主卧释放了一个全新的收纳区,正面采用多层垒叠造型,让原本无趣的背景墙变得更有艺术感,黑白反差色又极具视觉冲击力。这里原本有一段隔墙,打通后将阳台与客厅统一布局,空间感更为强烈,在结构上尽可能与电视墙保持齐平,多出来的空间改造为独立的小型储物间,对客厅进行补充收纳,安装隐框门,极简把手弱化存在感,保持布局风格的一致性。
电视墙底部以石阶完成与地面的过渡,***层采用黑色格栅强化层次感,增设开放格柜,满足展示型收纳需求。
用小推车代替传统的茶几功能,玻璃层板搭配不锈钢框架,简洁通透,可以跟随屋主的步伐随时进行挪移,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性。
卧室
主卧室整合成套间模式后,分为三大区域:睡眠区、衣帽间以及卫生间。睡眠区表现出低调、沉稳的形态,以浅咖色为主调,床头墙分段拼接,融入木格栅元素,边吊搭配悬浮顶,整个空间的层次感立显,也更有沉浸式的助眠氛围。
床头悬吊一盏蚕丝竹节灯,漫射光线,柔和且温馨,丰富空间情趣,用简单的美还原生活艺术。
步入式衣帽间呈L型布局,上方做吊顶,与睡眠区做出划分,统一的浅咖色衣柜搭配黑色极细线条把手,***感十足,预留一列储物柜装玻璃柜门,用来存放女屋主的包包,展示收纳一目了然,需要时拿放方便。增设中岛台过渡,可以用来收纳男屋主的领带和女屋主的各类饰品,分区储物,让收纳更加有序。 除了这个小型衣帽间,我们在床尾也为屋主增设了一排衣柜,可以将男女主的衣物分开,互不干扰,晨起效率更高。
次卧与主卧同样的低饱和度配色,次卧以简约、温和为主,拆除原有的隔墙后,空间无论是采光还是布局都得到了有效提升,整合型的布局除了满足基础卧室功能,也给人带来了更加大方、舒适的享受。
靠墙做整排嵌入式衣柜,一门到顶白色柜搭配极简黑色把手,将简约风格贯彻到底,强大的收纳功能确保次卧也能做到0杂物,让卧室回归真实的睡眠环境。
厨房
目光掠过餐厅望向厨房,一体通透的交流氛围,融入“白”的整洁,“木”的温润,让家更多了一些自然清澈感。
开放式厨房,U型超大空间,根据洗、切、炒顺序完美布局烹饪操作动线。白色橱柜穿插黑色线条与模块,家电做嵌入式,视觉上更加干净整洁,台面高度依据屋主的身高做定制,即便是久站洗菜炒菜也不累。
灶台与墙体空隙增设一组储物高柜,安装透黑玻璃门,弱化柜体内的杂物摆放,又能表现出空间时尚感。
左侧做整面的无把手储物柜,可以作为厨房收纳的延伸,也可以作为餐边柜使用,结合岛台设计,打造一个中西双厨空间,丰富屋主的一日三餐。
卫生间
主卧卫浴做四分离设计,淋浴区与马桶区用玻璃隔断单独分离,干区做嵌入式大浴缸,满足屋主的泡澡需求,洗漱台融入梳妆台功能,一台两用,方便清洗,减少卧室的空间占用,镜柜收纳一直延伸到浴缸的上方,确保卫浴储物空间的充足性。
全包围式的嵌入式浴缸,按照空间尺寸做专属定制,能够有效减少卫生死角,窗台和基座可满足基本的置物需求,节省了单独安排浴缸置物架的成本。
卫浴也可实现冷暖灯光的随心调节,适应不同的场景氛围需求!
更多马千茹的作品
查看更多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