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屋户型图

本案原为三居室布局,各卧室面积相对紧凑。考虑到目前仅为夫妻二人居住,业主希望扩大主卧面积,并增设独立衣帽间。同时,客餐厅也需在视觉上更显开阔。 改造核心聚焦于卧室区域:将主卧与相邻次卧打通,合并为宽敞套间,融入独立衣帽间。客厅与阳台之间拆除隔断,改为落地窗封窗。这一设计不仅引光入室,更有效延伸了空间视觉感,营造出明亮大气的公共区域,彻底消除了小户型常见的局促感。
客厅

电视背景墙采用流行的悬浮式设计,结合弧形地台,与储物柜自然衔接,以柔和的曲线打破单调,赋予空间流动的视觉体验。墙面融合木饰面与瓷砖基底,通过材质与色彩的双重碰撞,丰富层次的同时,也展现出当代风格的包容性与表现力。

客厅面积有限,软装遵循简约实用原则。黑色皮质沙发沉稳大气,舒适耐久,搭配组合式小巧茶几,功能与美感兼具。沙发墙不做繁复装饰,仅以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画作点缀,于留白处勾勒出时尚与***并存的居住格调。

本案以经典的黑、白、灰为基调,在留白中构建意境,犹如一幅现代水墨,将诗情画意凝练于空间细节之中。生活如平行宇宙在此展开,借由空间氛围的营造,打开新的视角,仿佛能遥望昆山轮廓,静观洱海夜色。通过写意手法的运用,从每一处陈设的排列组合中,引导居者进入一种远游般的自在心境。 灯光作为空间的语言,既渲染氛围,也为夜归人点亮方向。
卧室

墙面摒弃繁复装饰,回归至“白纸”状态,以留白为生活留出呼吸与想象的余地,亦呼应居住者对生活动态变化的细腻感知。 家具搭配上,特意选用浅咖色皮质床体,以暖调与空间主色形成叠加,在丰富色彩层次的同时,也增强了视觉的包容性与表现力。

主卧经布局调整后,将飘窗与百叶帘统一为深邃的黑色。入夜时分,月色朦胧透窗而入,在明暗交织间勾勒出静谧而私密的休憩场景,于黑白意境中寻得一方温柔栖居。 平面吊顶融入方形叠级设计,打破单调,结合多层次灯光布局,塑造出立体而富有深度的视觉体验。 地面选用温润木地板,与公区形成区分。床头背景墙以黑色木格栅拼接,通过材质的延续与变化,构建出独特且充满温度的空间语言。

结合户型结构,于床侧两侧定制通顶衣柜,并延伸出一体式梳妆台。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能的高效整合,既满足收纳需求,也维持了整体的整洁与和谐。
厨房

通过合理规划布局,在提升空间实用性的同时,也为生活注入从容与舒适。厨房采用经典的U型橱柜设计,高效利用每一寸空间,明确划分功能区,形成流畅合理的操作动线。 墙地面通铺一体式灰色瓷砖,低调耐脏,历久弥新且易于打理。搭配米白色橱柜,在色彩对比中丰富视觉层次,简约中不失温度。 墙面充分利用,设置满排吊柜,极大增强收纳能力。无把手柜门设计,保持立面整洁统一,避免磕碰。
卫生间

我们立足实际需求,对空间进行细致调整,即使面积有限,亦能塑造出独特气质。将洗漱台外移,实现彻底干湿分离,缓解晨间使用高峰,提升生活效率。 悬浮式洗漱台避免卫生死角,便于打理。结合储物与照明功能的镜柜,一体设计,兼顾美观与实用。

内部淋浴区以玻璃门隔断,保持通透。墙地通铺浅灰色柔光砖,在充足光照下丝毫不显沉闷,反而营造出柔和洁净的氛围。 石膏板吊顶采用悬浮设计,防水性能与美学价值兼具。整屋以“白”为线索,串联各个区域,透过纯粹的色彩回归本质,于细微处展现设计的巧思与温度。
餐厅

餐厅空间融入大量木质元素,为冷静的基调注入一抹暖意,如初雪消融般柔和自然。这里不仅是日常用餐的场所,更成为家人情感流动与相聚的中心。 弧形吊顶与客厅保持一体式设计,又以圆润曲线自然划分功能区,为空间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温度。 餐边柜与背景墙采用同款木饰面,视觉上和谐统一。冰箱外移至餐厅并嵌入柜体,有效释放了厨房空间,使布局更显高效实用。

餐桌椅延续经典的黑白灰配色,与客厅家具风格呼应,在简约中维持整体的视觉统一。方正四人桌完全满足家庭日常使用,布局紧凑而从容。 餐桌上方增设弧形线条灯带,以光勾勒轮廓,提升空间明亮度。在光与材质的共同作用下,每一餐都成为值得享受的温馨时光。
玄关

全屋统一采用定制通顶柜体,储物容量充沛,功能与美学并存。 洗烘机嵌入式设计,整洁而高效。过道设置穿衣镜,既方便日常使用,又通过镜面反射延展视觉空间,化解狭长区域的局促感。 历经数次细节打磨,墙面以弧形处理柔化转折,营造出润物无声的轻松氛围。如空气流动,似水轻抚指尖,空间在无形中滋养着居住的从容与温度。
儿童房

次卧采用经典的榻榻米组合设计,整合衣柜、书桌与睡眠区,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办公、储物与临时客房的多重功能,灵活应对不同生活场景。 与主卧一脉相承,榻榻米延续黑色基调,呈现出整体协调的视觉语言。尽管大面积使用深色,却在充足光源的映照下丝毫不显压抑,反而营造出沉稳而明亮的氛围。
更多钟老师的作品
查看更多案例